肝脏中这个 “隐形炸弹” 比脂肪肝更危险,90%的人都忽视了它!
在大家都谈脂肪肝的时候,殊不知有一种比脂肪肝更危险的肝脏问题,它像潜在的地雷,慢慢埋在体内,却几乎没人察觉。说的是肝纤维化。
在大家都谈脂肪肝的时候,殊不知有一种比脂肪肝更危险的肝脏问题,它像潜在的地雷,慢慢埋在体内,却几乎没人察觉。说的是肝纤维化。
脂肪肝,很多人不当回事。但当它悄悄走进“纤维化”阶段,身体已经在发出求救信号。不是突然垮掉,而是一点点“绷不住”。关键是,大多数人压根没意识到,自己肝脏的“战斗”早已升级。
小王今年 28 岁,单位体检时乙肝五项显示乙肝表面抗原、乙肝e抗原、乙肝核心抗体均为阳性,医生告知他是乙肝 “大三阳”。拿到报告的小王慌了神:“大三阳是什么?传染性强吗?会传给家人吗?需要马上治吗?” 其实,像小王这样困惑的人不在少数,下面为大家逐一解答。
慢性丙型肝炎(CHC)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(HCV)后,大多起病隐匿,症状轻微或呈渐进性发展,许多患者确诊时已进展为慢性丙型肝炎、肝硬化甚至肝癌。当前,直接抗病毒药物(DAA)为HCV感染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突破,其疗效接近100%,通过清除HCV可实现临床治愈,
“脂肪肝又不是病,等它变成病了再治。”这句话,医生在门诊里听得太多了。更让人头疼的是,有些患者一边查出脂肪肝,一边还大口吃着红烧肉、喝着甜饮料,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。直到肝功能异常、出现肝区隐痛、甚至查出肝硬化,才如梦初醒。
乙肝是我国常见的传染性疾病,几乎每20个人里就有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,主要通过母婴、血液(包括不安全的注射和输血)以及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。它之所以需要引起高度重视,是因为慢性乙肝感染可能悄然无声地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,对个人健康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。
对于很多乙肝患者来说,最怕听到的不是病毒没转阴,也不是吃药副作用大,而是医生一句话,“肝硬化或者肝癌已经到了中晚期”。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
体检单上的“脂肪肝”三个字,很多人觉得“没症状就不用管”,可你知道吗?如果脂肪肝发展成“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(MASH)”,不仅会一步步变成肝纤维化、肝硬化,还会让心血管病、肝癌的风险悄悄升高。
65岁,退休刚两年,孙子刚刚会叫“爷爷”,人还在,魂却走了。肝硬化,失代偿期,全身浮肿、吐血、昏迷,抢救无效。医生急得直拍桌子:这不是没提醒,是提醒太多次了。他不听。结果,命没了。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瑞财经 刘治颖9月10日,来凯医药-B(02105)公告,公司拟配售3600万股,占扩大后股本约8.1%,每股作价16.3港元,较9月9日收市价18.01港元折让约9.5%。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
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报告里有一组数字很扎眼,2022 年我国新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大约有 482 万人,这个数量在全球都是前列;更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早期癌症,五年生存率可以高达 90% 以上,但一旦拖到晚期,五年生存率通常低于 10%,甚至不足 5%。
非酒精性脂肪肝(NAFLD)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,它不仅是心血管、肝脏和肿瘤后遗症,还正迅速成为终末期肝病和肝移植的主要原因